政策解读
当前位置: 首页 考场 政策解读
  • 全部
  • 全部
  • 政策
  • 课标
  • 标准
  • 教师
  • 高考
最新热点
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
2020-07-20 14:39

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 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是“一核四层四翼”, 其中:“一核”为考查目的,即“立德树人、服务选才、 引导教学”,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, 回答“为什么考”的问题;“四层”为考查内容,即“核 心价值、学科素养、关键能力、必备知识”,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,回答“考什么”的问 题;“四翼”为考查要求,即“基础性、综合性、应用性、创新性”,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,回答“怎么考”的问题[1]。这3 个部分的内容既 突出重点,又有内在联系,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(图 1)。在此基础上,高考评价体系还包括考查载 体,即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试题情境。 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特征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,高考命题提出“ 价值引领、素养导向、能力为重、知识为基”的理念。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,具有以下特征。 高考评价体系以价值为引领 高考评价体系坚持以价值为引领,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:第一,立德树人在高考核心功能中被列为 首位。高考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确立为高考的根 本任务,无论是为高校选拔学生,还是引导中学教 育教学,都要以德为先,从而确保高考方向正确,发 挥教育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。第二,核心价值在 “ 四层”考查内容中被列为首位 。 高考评价体系确定4 个维度的考查内容,学科素养、关键能力、必备知识均需要以正确的核心价值为引领,各学科在制 定命题标准时,也需要根据学科特点,确立与学科 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考查内容。 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个有机体 高考评价体系是由“ 一核”“ 四层”“ 四翼”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,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:第一,整体性。“一核”“四层”“四翼”是一个整体,三者彼此联 系、协调一致,但非简单相加,而是强调三者共同发 挥作用。“一核”是总体目标,“四层”围绕“一核”目标并遵循“四翼”要求进行设计,“四翼”对“四层”内 容和呈现方式提出具体要求,确保“一核”目标的实 现。第二,层次性。“一核”“四层”“四翼”虽然相互 联系,但又彼此独立;“一核”是高考的核心功能, “四层”“四翼”是实现“一核”的具体路径。第三,稳 定性。高考评价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响应国家选才需求 ,呼应人们对美好教育的向往,借鉴国内 外先进测量理论和实践成果,有坚实理论支撑,并 经过实证检验,这些因素决定了高考评价体系具有稳定性。第四,适应性。高考评价体系的整体架构具有稳定性,但具体内容会根据外界影响因素的变 化进行相应调整 ,以更加积极的姿态、更加灵活的策略更好地实现高考功能。 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手段具有科学性 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遵循正确的方向、路径、方法和程序,以确保评价导向的科学性,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:第一,在研制方向上,高考评价体系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促进 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,以《实施意见》为政策依 据,以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考查依 据,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、上游与下游的关系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、稳定与创新的关系,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与学科内容深度融合,助力培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第二,在研制路径上,高考评价体系充分利用高等教育、基础教育及评价测量领域的研究成果,既体现达 标意识,衔接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,依据普通高中 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,对接其内容范围,符 合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;又具有前瞻意识,衔接高等 教育的培养目标,依据高校选才需求,充分考虑各 类高校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。第三,在研制方法上,采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研究相结合 的方法,秉持理论联系实际、实践检验理论的原则,确保高考评价体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,又能经得起实践检验。第四,在研制程序上,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过程 ,不仅多轮征询各方面专家意 见,反复修改完善,而且命制了试题,在全国多省市进行多 轮试测,以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。

1140 1

鲁ICP备14038021号-3 地址:济南市英雄山路165号 联系电话:0531-82098011